在大多数钓友的认知中,底栖鱼,就应该在水底游曳、觅食,所以我们钓鱼,多以钩饵落底为主;但是,鱼群并不可能时刻都在水底,总会因为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原因离开水底;这也是我们钓底久守无口的重要原因之一;
每到这种时候,钓离底,似乎就成为了我们必须的选择;如果真的这么简单,那么钓鱼也就没有这么大的乐趣了,就是因为久守无口,一旦钓点的浮漂有了些许动静,我们很难判断,到底是窝子里小鱼闹窝,还是鱼群离底,
所以,这个时候,如果能验证一下,到底是小鱼闹窝,还是鱼群离底,这无疑就能让我们在久守无口的时候,不管是进还是退,都有了操控的余地,可是,钩饵、窝料都在水下,我们的肉眼无法直接观看水底,到底怎么办呢?我们这个时候,就可以通过一个迹象外加一个技巧,对比一下,就能确定,到底是鱼群离底还是小鱼闹窝了;
钓鱼,不管是什么样的钓法,只要用到了钩饵、铅坠、鱼线,就必然有部分水线在水中,所以,如果有鱼群进窝,哪怕进窝鱼的密度并不大,也必然会出现蹭线、撞漂等迹象,但是,这种迹象,很容易和小鱼闹窝的动静混淆;
当然,要说区别肯定还是有的,比如小鱼闹窝时,闹的比较厉害是时,往往会拖着浮漂有各种漂讯,什么黑漂、顶漂、移漂,只有想不到,没有小鱼闹窝做不出来的漂相;其共性就是漂讯非常浮夸,怎么离谱怎么来;
但是,如果进窝的杂鱼密度不大,个头不小,其闹窝造成的漂讯,则和鱼群离底非常类似,也会是点漂、移漂,而且幅度非常小,和鱼群蹭线、撞漂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差异;
一旦我们观察到,钓点的浮漂出现了类似闹窝迹象,但是浮漂产生漂讯的幅度并不怎么大,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小技巧来区分,到底是小鱼,还是鱼群离底;
具体做法很简单,我们可以直接打湿单手,然后单手抓一把粉饵,用力捏成团,然后抛到钓点附近,仔细观察浮漂的动静;如果是小鱼闹窝,则会因为半干的粉饵疯狂抢食,导致浮漂马上会出现加大的波动,虽然不会拉动浮漂产生较大的漂讯,但是点漂、移漂的动静会大很多;
如果是鱼群离底,则没有任何动静,毕竟只有小杂鱼才会对溶散极好的雾化料感兴趣,离底的鱼群,对干散的粉饵,没有任何兴趣,如果饵团捏的硬实点,还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,原本有些许的动静,会马上停止,过上一会,才会继续聚集到窝子附近;
通过一个迹象外加一个迹象,我们就能精准的判断出,鱼群是离底还是窝子里没有鱼,剩下的操作,就变的简单了,如果是小鱼闹窝,我们可以钓滑铅、钓重铅,都是有效处理手段;如果是鱼群离底,我们改为钓离底、打浮、打飞铅,都有行之有效的手段;归根结底,鱼情只要判断准了,钓鱼就不难,鱼情判断不准,那钓鱼真的就很难了。